走進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行署所在地八一鎮,完善的城市規劃和功能設施,以及林芝文化中心及廣場、廣東花園、深圳記憶體廣場等一批項目,讓人感受到當地發生的日新月異的變化。
  這當中凝結著援藏幹部的心血。作為廣東第二批援藏幹部的一員,餘雲樞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在其林芝地區城建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任SD記憶卡上,組織完成了八一鎮及林芝所屬7個縣的規劃修編,還承擔了50多項廣東援建項目的管理工作,是八一鎮建設的功臣之一。
  初到藏租屋區 迎難而上
  1998年4月初,省里開始選拔第二批援藏幹部。由於當時對口援藏工作記憶體剛剛起步,林芝地區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大量工程項目的推進亟須規劃,急需建設領域的專業人才。於是,當時在省建委工作的餘雲樞進入了名單。
  雖然沒有去過西藏,也不知道在西藏工作會面臨什麼樣的困難,但得知租辦公室這一消息後,餘雲樞甚至沒有和家裡人商量,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說:“雖然明知困難重重,對家裡也不放心,但對組織上的安排是絕對服從的。”
  儘管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但林芝的艱苦條件還是給了餘雲樞一個下馬威。林芝平均海拔3000米,氧氣含量僅相當於沿海地區的70%。餘雲樞形容,即便是平常走路,也像背了一個煤氣罐。由於缺氧導致的心臟負荷加重,使餘雲樞睡覺都有困難,以至於他不得不服用安定片。
  不過時間不等人。一期援藏是3年,其間餘雲樞不僅要組織專家完成八一鎮城市總體規劃的修編,還要完成廣東援建項目,其中僅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就達50多個。餘雲樞一頭就扎進了一線。為了摸清林芝地區的建設基本情況,他馬上組織人員對所轄鄉鎮進行了走訪、調研,並廣泛征求當地領導幹部的意見、建議。
  西藏地質環境複雜,當年的道路狀況也不好,遇上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是常有的事。餘雲樞就曾經遭遇車頂被泥石流飛濺的巨石砸中的險情,也曾半夜饑寒交迫地困在車裡等待公路塌方處疏通。不過這些都沒有磨滅他的熱情。通過大量走訪、調研,餘雲樞和他的團隊掌握了大量翔實的一手資料,為科學規劃建設項目奠定了基礎。進藏不到3個月,他們就拿出了廣東3年援藏項目建設規劃。
  從零開始 攻剋難題
  援藏工作不僅任務重、工期緊,技術、資金、人才等方面的短缺也是問題。當時,林芝幾乎沒有工程建設人才,更缺乏正規的施工、監理隊伍,甚至工程所需的水泥、鋼材、裝飾材料等絕大多數建材都要從內地運送進來。
  餘雲樞首先想辦法協調廣東省第二建築工程公司進藏承擔主要項目的施工,省工程監理公司負責項目監理,並動員了一批設計單位承擔大中型項目設計。即便這樣,每一個項目從設計到做方案,再到技術審查、招標投標、投資控制以及項目選址、徵地拆遷、三通一平等等,他都親力親為,抓好落實和協調工作。
  在投資6000萬元、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的林芝廣東文化中心施工中,餘雲樞碰到了一個難題。由於大禮堂是一個橫梁跨度達25米、長度達80多米、高度達20多米的巨大空間,必須使用腳手架做支撐,但內地常見的支撐系統如鋼腳手架、門式腳手架、碗扣式腳手架等,在整個藏區都難覓。
  怎麼辦?手頭可用的就只有當地的小椽木搭棚架。經過與當地技術人員的反覆試驗和論證,工程選擇使用三層小椽木、局部四層接駁的支模方案,最終用3萬多條椽木搭起了支撐棚架。為了保證施工安全,餘雲樞幾乎每天都泡在0℃以下的施工現場,和工程技術人員們天天工作到深夜,隨時解決施工中碰到的問題,以確保施工進度和工程質量。
  就這樣,餘雲樞援藏結束前半年,林芝廣東文化中心順利通過林芝地委、行署組織驗收,並移交到當地手中。直到今天,林芝廣東文化中心仍是八一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當地人這樣評價:“林芝廣東文化中心等項目大大提升了林芝的城市品位。”
  有志而來 有為而歸
  在西藏的3年,餘雲樞幾乎放棄了全部的節假日和休息時間。經他手的項目眾多、投資頗巨。統計顯示,他分管的八一鎮援建工程,投資總額達2.4億元,占林芝地區援建項目總投資的65.4%。他說,正因如此,更需要嚴把工程招投標關、工程質量關,讓資金髮揮出最大效應,把援藏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餘雲樞也很“硬”,有人想請他吃個飯“搞關係”,他從來不去。他分管的這些項目從來沒有出現過工程質量問題和資金管理問題。在他手中,八一電廠二級電站擴容和城市電網改造完成,基本滿足了當時八一鎮生產、生活的電力需求;八一水廠的改擴建工程,不僅使供水量翻番,也大幅改善了水質;9條高標準建設的城市大道使整個八一鎮舒展了“筋骨”;7棟幹部住房和10多棟辦公樓的建設,解決了當地幹部職工的住房難和辦公難……
  八一鎮3年換新顏,讓不少人嘖嘖贊嘆。有進藏考察的領導說,看到八一鎮規劃建設得如此美麗,城市功能如此完善,都會忘記身處西藏高原。有當地媒體記者這樣評價他:餘雲樞承擔瞭如此繁重的任務,做了那麼多的工作,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真是不簡單。
  正是餘雲樞的貢獻,使他連續兩年成為林芝當地最受歡迎的援藏優秀公務員,廣東省建委也收到林芝地委、行署授予的錦旗褒獎和感謝信。餘雲樞說,援藏幹部有“缺氧不缺精神,吃苦不講標準”的傳統,而“有志而來,有為而歸”更是他的信念。援藏3年,無怨無悔。
  ■對話
  “榮譽屬於團隊”
  剛剛在北京參加完全國對口支援西藏20周年電視電話會議的餘雲樞,接受了記者採訪。
  問:當時在西藏任務那麼重,主要的壓力是什麼?
  答:當年我們援藏幹部,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我們這批的任務必須在自己的3年內完成,絕不把手尾留給下一批援藏幹部。所以3年內要完成那麼多項目,確實工期很緊。而且我們是代表廣東的,絕不能給廣東丟臉,也不能讓藏區人們失望,壓力肯定是有的。
  問:3年的援藏經歷對你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答: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個很難得的經歷。通過那樣艱苦環境的鍛煉,變得更能承受工作壓力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在援藏工作中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現在組織把榮譽給了我個人,其實這個榮譽應該屬於所有第二批廣東援藏幹部,屬於我們整個團隊。
  南方報業“1+X”聯合報道團
  謝思佳 吳哲 林旭娜 阮志峰
  高遠 張瑞 張由瓊 陳偉斌
  策劃:莫高義 張東明 王更輝
  統籌:郭亦樂
  專題主筆:南方日報記者 盧軼
  實習生 溫柔
  圖 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援藏3年八一鎮換新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zarwxaist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